过桥米线要紧紧围绕云南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大做强,更要用好云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自信勇敢地走向海外。
过桥米线
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
最近,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。说起云南的生活,自然绕不开美食,春吃鲜花夏吃果,秋食野菌冬喝汤,云南物产的丰富性、饮食文化的多样性,成为无数人的美食天堂。“过桥米线”是云南最著名的小吃之一,吃法独特,食之鲜美无比,受到无数人追捧。
3月9日,据媒体报道,一批产自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过桥米线通过海运出口至北美,这成为蒙自过桥米线首次实现出口。此次,蒙自过桥米线出口海外,对于米线文化推广、产业经济发展来说更具突破意义,特别是蒙自作为过桥米线发源地,被誉为“过桥米线之乡”,随着米线的出口,蒙自过桥米线的品牌也进一步打响。
近些年,云南一直在谋划米线产业的大文章,寻找米线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。去年5月,云南发布了《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过桥米线餐饮加工卫生规范》云南米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标准。今年1月,云南省商务厅等7部门制定了《云南省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)》详细明确了4个方面12项主要任务,提出了,到2025年,培育云南“专精特新”米线生产企业3家、过桥米线连锁企业3家,力争在全国开设500家以上过桥米线连锁门店,实现云南米线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。从发布食品加工标准到出台具体的行动计划,可以看到云南米线产业发展已经“蓄谋已久”,更透露出从上到下助推米线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。
过桥米线作为云南米线中的明星产品,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,要想把路走得更远更宽,还需要在升级食材、产品创新、文化宣传、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不断提升,寻找更多亮点、爆点。
首先,过桥米线要在保证“正宗”“老字号”的基础上,进行更多的创新尝试。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但是对于餐饮美食而言不能是一成不变的,根据各地的消费者的口味,过桥米线做好口味的改良,找个消费者味蕾认可的最大公约数;其次,过桥米线要积极创新营销方式,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多元需求。通过各种线上App增加曝光度,从食材、工艺、文化故事等方面提升品牌影响力,勇敢“破圈”,积极与文旅产业融合,讲好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的过桥米线的故事。再者,云南要注重人才的培养。深化政校、校企合作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院校建设米线产业学院,围绕“技能云南”行动等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,培养过桥米线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,为云南米线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过桥米线是云南的一张名片,讲好云南故事,体验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都可以从一碗过桥米线开始。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,过桥米线要紧紧围绕云南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大做强,更要用好云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自信勇敢地走向海外。
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欢迎关注彩云网评,投稿邮箱yncywp@163.com,稿费从优。